
中指云APP
看房地产数据 用中指云
[摘要] 2025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春节后在土地市场回暖带动下,购房者信心有所增强,加上高品质项目供给增加及传统营销季推动,3月石家庄市新房成交量有所回升。
*全国重点城市房地产市场数据,点击查看
2025年一季度,房地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春节后在土地市场回暖带动下,购房者信心有所增强,加上高品质项目供给增加及传统营销季推动,3月石家庄市新房成交量有所回升。接下来我们一起看一下2025年1-3月石家庄重点房企及项目的销售情况。
2025年1-3月石家庄房地产企业销售金额TOP10共成交97.22亿元,TOP10门槛值为1.97亿元。其中石家庄城发投集团以39.11亿元的销售业绩荣膺销售榜首位,绿城中国以16.21亿元居榜单第二,保利发展以16.00亿元位列第三。
2025年1-3月石家庄房地产企业销售面积TOP10共成交56.45万平米,石家庄城发投集团以22.32万平米的业绩夺得面积榜冠军,绿城中国以8.84万平米位居第二,保利发展以7.73万平米位列第三。
2025年1-3月石家庄商品房销售金额TOP20项目共成交72.59亿元,入榜门槛为1.41亿元。其中城发投·云和赋项目以销售业绩8.50亿元位居榜首,保利·维璟天珺项目以7.03亿元的销售业绩位居第二,城发投中交绿城桂月云峯项目以6.10亿元的销售业绩位列第三。
说明:房地产企业销售数据统计是以2025年1月1日-3月31日期间销售的商品房为统计口径,主要依据中指数据CREIS(点击查看)在石家庄市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的销售监测数据,并参考当期总体经营情况和推盘去化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对于少数没有在监测范围内的企业和项目,由企业提供相关文件,经严格审核,也纳入统计范围。本报告仅供参考,不对使用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承担责任。
▍政策环境
1、《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提及房地产内容,释放积极信号
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释放积极信号,与2024年两会相比,楼市政策目标由“防风险”转向侧重“稳市场”。今年财政政策明显发力,货币政策也将更大力度支持楼市发展,预计5年期以上LPR仍有较大下调空间。针对房地产政策,“稳住楼市”首次写入总体要求,且历史最大篇幅提及房地产各项举措。起草组解读报告时,国研室副主任陈昌盛进一步强调宏观调控中重视资产价格,体现稳住楼市在稳定宏观全局中的重要性;3月9日,民生主题记者会上,住建部部长倪虹表示将从巩固政策“组合拳”效果,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收购存量商品房,改革完善商品房开发、融资、销售等基础性制度四个方面坚决稳住楼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的房地产政策基调和具体举措在2024年9月底之后的重要会议中多有提及,预计2025年更加注重各项举措的实质性落地。与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相比,今年的内容更加丰富和细化。
2、自然资源部、财政部联合发文,或将加速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
3月11日,自然资源部和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做好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土地储备有关工作的通知》(自然资发[2025]45号,以下简称《通知》),从明确发债要求及资金使用主体、完善专项债申报审核流程、做好资金和收益的综合平衡、严格监督管理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说明,更好支持运用专项债券开展土地储备工作,有效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中指解读】
第一,明确发债要求及资金使用主体,资金优先用于存量土地。
第二,完善专项债券申报审核流程,优先选择成熟度高、操作性强、预期效益显著、风险低的项目。
第三,做好资金和收益的综合平衡,以单个土地储备项目为单位,确保资金平衡。
第四,严格监督管理。
3、中办、国办发文提振消费,并提出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
3月1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其中较大篇幅提及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具体为:
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力实施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充分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潜力。允许专项债券支持城市政府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落实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有关税收政策。适时降低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扩大住房公积金使用范围,支持缴存人在提取公积金支付购房首付款的同时申请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加大租房提取支持力度,推进灵活就业人员缴存试点工作。
此前202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就已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在“持续提升传统消费”中明确“促进居住消费健康发展”,2023年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恢复和扩大消费的措施》,在“稳定大宗消费”中提出“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本次中办、国办发文明确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进一步强调住房消费是提振消费、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提振住房消费也是政策重要着力点之一。与两会《政府工作报告》相比,本次针对住房消费的内容更加细化,涉及城中村改造、专项债收购存量商品房、落实税收政策、适时降低公积金利率、扩大公积金使用范围等多个方面。
4、新版《住宅项目规范》发布,不仅3米层高修订
2025年3月31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国家标准《住宅项目规范》,并明确规范将于今年5月1日起施行,要求住宅项目建设应以安全、舒适、绿色、智慧为目标,遵循“经济合理、安全耐久,以人为本、健康舒适,因地制宜、绿色低碳,科技赋能、智慧便利”的原则。
规范规定了新建住宅建筑层高不低于3米,4层及以上住宅设置电梯;提高了墙体和楼板隔声性能;提高了户门、卫生间门的通行净宽;提高了阳台等临空处栏杆高度;要求公共移动通信信号覆盖到公共空间和电梯轿厢内;要求空调室外机安装在专用平台;规定了不同气候区供暖、空调设施设置要求等。
整体来看,2025版《住宅项目规范》不仅是住宅技术标准的迭代升级,也为“好房子”建设提供了指导,通过强制性规范+市场引导推动房地产行业转型升级。值得关注的是,《住宅项目规范》仅是住宅项目的底线要求,已有不少地方的执行标准高于现行规范,满足居民对高品质住宅的需求。对企业而言,需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目标,在成本管控、产品设计、技术适配、市场定位等环节提升自身能力,打造“好房子”产品,实现高质量发展。
5、石家庄优化“商转公”政策
2025年3月31日,石家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关于进一步优化石家庄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置换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的通告》,进一步优化住房公积金贷款置换商业银行个人住房贷款(以下简称商转公)政策。通告主要内容如下:
一、业务受理
(一)自2025年4月1日起,受理原商贷所购住房已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或房屋所有权证),且登记日期满四年的“商转公”业务;
(二)自2025年7月1日起,受理原商贷所购住房已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或房屋所有权证),且登记日期满三年的“商转公”业务;
(三)自2025年10月1日起,受理原商贷所购住房已取得不动产权证书(或房屋所有权证),且登记日期满两年的“商转公”业务;
其他原有政策保持不变。
二、受理地点
个贷中心负责受理所购住房在市内四区的“商转公”业务,其他各县(市、区)管理部、高新管理部、经开管理部负责受理所属地区“商转公”业务。
6、石家庄实施代际互助等四项提取新政
2025年3月31日,石家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发布了《关于实施代际互助等四项提取新政的通知》。通知主要内容如下:
一、实施购房提取家庭代际互助
在2025年4月1日以后新购住房(含二手房交易)的购房人,除可提取本人和配偶的住房公积金外,其父母、子女在自愿基础上也可以申请一次性提取购房当月之前账户余额用于支付购房款,提取合计不超过已付房款总额。
二、加大租房提取支持力度
符合石家庄市租住商品住房提取住房公积金条件的职工及其配偶,同一自然年度累计提取金额提高至15000元/人;提供石家庄市住房租赁监管服务平台备案登记的租赁合同的,提高至18000元/人;生育两个及以上子女的,提高至21000元/人。
三、取消异地购房还贷提取限制
石家庄市住房公积金缴存人在石家庄市行政区域以外购房、还贷,申请提取住房公积金时不再查验户籍或配偶住房公积金缴存凭证。
四、增加还贷提取频次
偿还住房贷款(含公积金贷款和商业银行贷款)提取频次,由每12个月提取一次调整为可每月提取一次,累计提取金额不超过已偿还贷款本息总额。
本通知自2025年4月1日起实施。原有规定与本通知不一致的,按本通知执行。
▍商品住宅市场
石家庄商品住宅成交均价:2025年3月石家庄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14276元/㎡。
注:商品住宅数据主要依据CREIS中指数据监测数据,包含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
成交户型与价格:2025年1-3月90-120㎡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占整体成交量的比例最高,占比为38.61%,而120-160㎡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占整体成交量的比例为37.80%,两者仅相差0.82%。2025年1-3月总房款100-150万元的商品住宅成交量占整体成交量的比例最高,占比为29.87%。
注:商品住宅数据主要依据CREIS中指数据监测数据,包含长安区、桥西区、新华区、裕华区。
▍土地市场
土地出让金:2025年1-3月裕华区宅地土地出让金全市最高,土地出让金为22.59亿元,新华区成交楼面均价全市最高,成交楼面价为6046元/㎡。
注:宅地数据主要依据CREIS中指数据监测数据,数据范围覆盖石家庄全市
供求规模:从供给端来看,2025年3月石家庄推出14宗宅地,规划建筑面积102.21万㎡。从需求端来看,2025年3月成交17宗宅地,规划建筑面积56.67万㎡。
注:宅地数据主要依据CREIS中指数据监测数据,数据范围覆盖石家庄全市
楼面价及溢价率:2025年3月成交楼面价为1109元/m2,平均溢价率为0.05%。
注:宅地数据主要依据CREIS中指数据监测数据,数据范围覆盖石家庄全市